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_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开篇语聚才引智助力江西高质量发展近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频出现在各地主政者的人才“宣言”中。从武汉提出“百万人才留汉计划”,到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

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_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开篇语聚才引智助力江西高质量发展近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频出现在各地主政者的人才“宣言”中 从武汉提出“百万人才留汉计划”,到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从郑州向全球发出“史上最强”招贤令,到西安推出“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一场“抢人”大战席卷全国。

这场“抢人”大战的背后,其实是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真实反映,因为这种转变需要大量的多层次人才来支撑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自然也不例外 九万里风鹏正举 今天的江西,不仅有着情感的“温度”、发展的“速度”,更有创新创业的“热度”,必将为赣商赣才回乡发展、成就事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本报推出特刊,全景式展示近年江西把人才引进好、培养好、使用好的成效。

“发钱、送户口、购房打八折……”从今年3月份开始,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人才争夺战加码,一场“抢人”大战迅速席卷全国江西也不例外“江西‘双千计划’重金引才, 最高资助达800万元”、“高层次人才或引进的特殊、急需、紧缺人才,直接办理进人核编和上编手续”……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引才政策密集出炉。

不仅如此,江西连续4年组团到北京抢人才,今年3月26~28日还组团赴东北地区开展专场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并且计划从4月~12月,组团外出举行7场招聘会“抢人”,力争全年引进1000名博士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一年,我省就出台了24份省级文件“关心”人才。

■记者洪怀峰/文求贤若渴1年出台24份文件引才引智江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省委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记者从江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获悉,近年来江西将人才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直接而具体的表现就是从2016年至2018年年初,江西先后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以及省直单位名义,出台了36分文件“关心”人才。

梳理这36份文件,记者发现全是与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有关,涵盖给人才购房、入编、创新、创业等诸多方面的政策红利特别是3年36份文件,平均达到1年12份,几乎月月有文件出台关心人才记者注意到2017年尤其密集,全年出台了24份文件,相当于一个月有2份文件聚焦人才。

每一份文件的出台都不简单以2017年11月我省出台《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为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历时半年多,认真学习借鉴江苏、浙江、四川、宁波等省市实施相关人才计划的经验做法,整合原“赣鄱英才555工程”和江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有关内容,并听取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设区市委组织部,人才比较集中的省直单位、高校,以及各领域人才代表的意见建议,先后三轮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省“双千计划”审议稿。

最后在2017年11月17日,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省“双千计划”正式印发“人才是第一资源”不难发现,为了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江西真的是蛮拼的,折射出江西求贤若渴剑指发展经济转型急需大量创新人才。

那么,江西如此密集出台人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我们能从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与今年江西省“两会”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答案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仍然是江西的基本省情,相对落后仍然是江西的最大现实”。

这“三个仍然”明确了江西发展的历史方位,也明确表达了“发展”依然是江西的第一要务2018年江西省“两会”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省存在的发展难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面临加快发展与补短板、强弱项的双重任务;创新能力仍然偏弱,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不优,实体经济面临不少困难,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发展不足是江西面临的主要矛盾,而抓好人才工作是解决江西发展不足的关键一招过去,各省市之间的竞争主要比拼的是人力和土地成本;如今,传统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升级,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为抢占新经济发展先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密集出台了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政策,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和分享经济等新经济蓄势待发江西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重点做大做强新产业,将其打造为新经济发展“引爆点”。

其新产业发展目标是,新材料、大健康、电子商务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交易额)均突破1万亿元,新型电子、生物医药、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500亿元、2000亿元、1000亿元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而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人才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无疑也是发展最关键也最急缺的要素这也成为江西“广栽梧桐,争引凤凰”的根本原因。

量体裁衣重点引进生物医药航空制造等领域人才那么,江西重点在哪些领域引进人才?记者梳理近年江西出台的系列文件发现,江西引才重点是“量体裁衣”,同时放眼全球《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就明确表示:“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型光电、航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别是引进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发展江西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江西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上实现突破。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以高端制造、生物工程、资源环境、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为重点,大力引进工程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特别是引进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发展我省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急需紧缺人才,推动我省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上实现突破。

积极引进战略规划、风险评估、资本运作、产品设计、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机构管理和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等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注重引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或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今年3月26日~28日,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组团赴东北地区开展专场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会,连续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举办了三场引才活动,提供各类高层次人才岗位3393个,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学、航空、通讯、金融等领域,涵盖我省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

江西省委、省政府引才还放眼全球,非常看重海归高层次人才的产业带动作用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敏介绍,公司集聚了10多位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成功解决硅衬底大功率LED芯片关键技术难题,打破国际公司大功率陶瓷封装的统治地位。

“千人计划”专家奉向东回国后在萍乡创立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污水处理等12个领域进行了成功示范,企业快速裂变:2015年销售额仅192万元,2016年增至6000万元,去年则用亿元计算。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引进3000多名海内外博士以上高端人才,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数每年呈10%以上递增这些海外人才来赣后,在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开展前沿研究、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产生了“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发展一个学科(专业)、兴起一个产业(领域)”的“裂变”效应,有力地推动了我省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引育并举引进人才同时加快培养本土人才近年来江西为引才引智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引才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会不会导致引进人才“喜笑颜开”,本土人才 “愁眉不展”,甚至出现“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情况呢?。

记者了解到,江西省高度重视引进人才,也同样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的策略就是引育并举,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中就明确提到,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面向省外和国(境)外,引进1000名左右“高精尖缺”优秀高层次人才和100个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面向省内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推出系列引才举措,增强对省外人才吸引力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挖潜和使用具体举措包括:创新实施一批人才工程,立足省内加快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端人才。

今年将启动实施院士后备人选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优秀人才团队科研成果转化计划等“三大人才计划”,其中对院士后备人选分梯队给予200~500万元的项目资助,对青年拔尖人才分领域给予20~5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对优秀人才团队给予50~100万元的转化项目资助。

同时,继续深入实施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江西省文化名家工程、“江西省国医名师”等人才计划江西省特别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实施“青年井冈学者”、“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青年俊才开发计划等,在省级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或向青年人才倾斜,定向选拔、重点培养,形成结构优良的后备人才梯队。

精心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着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重点聚焦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生物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培养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科技领军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实施“技兴赣鄱”专项行动,开展校(院)企联合培养试点,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加快培养一批优秀“赣鄱工匠”开放的环境,让各类人才尽展其才目标可期2020年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

记者了解到,今年具体从六个方面抓好工作,主要包括:继续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如对省级以上优秀高层次人才所关注的优惠政策落实、编制管理、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具体改革事项,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县力量紧盯不放、限时解决等;切实抓好人才工作述职。

落实省委把人才工作内容纳入市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要求,推动各地“一把手”抓好抓实“第一资源”;全面实施省“双千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精心搭建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平台载体;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根据《江西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到2020年,江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到38%;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全社会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与“两轴、四区、百群”区域构建、产业布局良性互动的良好人才集聚格局,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人才贡献率”是衡量人才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幅提升,说明人才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更加有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因此,人才贡献率达到38%意味着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幅提高,意味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越来越高,江西保持经济高位运行的基础很牢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