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三联人文城市_三联人文城市季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图源:视觉中国从山到海,从湖到江,从一坛罗浮春到一桌客家菜,惠州老城的日常总是多线并行。钓鱼老哥在西枝江架好了鱼竿,笑说身后文艺复古玩具店的年轻人还在贪睡;西湖的百花洲,老人在九曲桥边喂了鱼,上了岛,音乐打开,摆好晨练的架势。

三联人文城市_三联人文城市季

 

图源:视觉中国从山到海,从湖到江,从一坛罗浮春到一桌客家菜,惠州老城的日常总是多线并行钓鱼老哥在西枝江架好了鱼竿,笑说身后文艺复古玩具店的年轻人还在贪睡;西湖的百花洲,老人在九曲桥边喂了鱼,上了岛,音乐打开,摆好晨练的架势。

转两条街,过了石牌坊,麻石小巷子拐进进去,三十年老字号东江菜藏在三百年的祖屋里,本地人也不恼游客,一样排着队,门口挂着此处取景影视若干;下到江边,千年前东坡在这里上岸中山公园百年前是旧府城,辛亥革命后成为了公园。

老遗址边上,木棉倒是落在另一边五六个闲坐的老友旁叹了早茶,还得来这里再续惠州,得山川以秀,得人文以厚从泗洲塔到文笔塔,从东坡祠到托举出两百进士的归善学宫,是惠州文气东坡一句“不辞长作岭南人”,千年后回响出的“天下不敢小惠州”,是岭南名郡的底气。

不过归根结底,最能抚慰今人嘈繁之心的,还是这里的烟火气惠州烟火,讲的是一种悠悠清淡,所谓不争是大隐江南岸的合江楼、北岸的CBD,不争,都是灵韵东江和西枝江流过,西湖水拍过,都变成温柔哪怕繁华,不论喧嚣,不是不热闹,而是懂得留白。

山下有湖,湖外有江,江湖绕着古城,一千年,两千年,山水不老,藏着人的秉性城市更迭,生活依旧熟悉一场古城更新计划悄然开启文脉交融处,一座“活着”的古城,正在破茧文|沈律君采访 | 黄若旻编辑 | 榭瑞去心结,破雅俗,东坡在惠州融入日常

大湾区的古城不少,有惠州这样底蕴的不多隋唐惠州就和广州一起,是广东区域两大行政中枢到了宋代,这里更有皇帝(宋端宗)来过宋代对惠州影响最大的,是曾经谪居惠州的苏东坡在中山公园等到曹杰的时候,太阳刚好照上最高的几颗木棉树,木棉花碗口大,落得倒是飘然,玫红杂着点朱红,和公园里的东坡像手上的荔枝颜色无两。

公园的西侧,复原了当初苏东坡题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荔枝树和他本人的雕像“这两句最有名,人人都知道,不过苏东坡第一次上岸惠州的地方,知道的人可不多”曹杰带着我从公园移开两步,往树影深藏的几栋居民楼隐蔽中去,那是小东门外的古渡码头。

横水渡因地处两江交汇点,又称“合江渡”,曾一度是古代惠州的官用码头,后演变为官民两用他指了指栏杆边上垂下的榕树,“就在这里,当年他是拾阶而上的”

惠州中山公园摄影:贰D曹杰是广东省苏东坡文化研究会理事、惠州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也是东坡的千年知己931年前,59岁的苏轼因“讥讪先朝”罪名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他携幼子苏过、侍妾王朝云跋涉六个月,九月翻越大庾岭入粤,“他在清远遇到一个人,叫顾秀才。

他让苏轼把心放下了”顾秀才可能是惠州最早的“自来水”,当着苏轼的面,对惠州一顿夸夸,什么“风物不恶”,有“桂酒天香”,还有“荔枝丹红”东坡来时怕瘴气,结果人没到,开始心动了那年初冬,惠州府城头,梌山之下的横水渡,一众父老“箪食壶浆相迎”。

“第一印象就不错”苏东坡登岸之后,看见府衙官署之雄壮,草木之青葱,写下了“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他后来又被知州詹范邀请去登合江楼,想必是荔枝佐酒的“那里也是他第一个住处”,曹杰指了指对岸的仿古高楼,“这个是后来的,原先的合江楼就在江这边,从渡口走两步就到了”。

上了楼,第二眼更不得了,东坡猛然发现,东江与西湖烟波浩渺,远处浮山隐约,似是知密州(烟台)时所见蓬莱蜃景,于是痛快写下“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惠州西湖图源:视觉中国惠州府城西,本名丰湖,终因苏子改名我问曹杰,惠州杭州,哪个西湖更好?“都是真西湖,他都在两地搞过‘民生工程’,筑路修堤,在惠州捐出御赐犀带,资助修桥,有经过就有不同,留给懂西湖的人去品。

”惠州是一剂解药他常与友人游罗浮山、泛舟丰湖,夜游栖禅寺,“逮晓乃归”住在合江楼的时候,东坡夜听潮声时许了愿:就当个惠州人吧,“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黄州、惠州、儋州,一般被称作是东坡三境。

惠州时期诗文气质和他贬在黄州时所写的非常不同,相比黄州“废墟重建”式抱负,惠州的苏轼是贴地、烟火、暖心的,在黄州的超然物外,其实还带着一丝不服气的,在惠州彻底洒脱和释怀了“东坡在惠州写‘坐看沧海起扬尘’,境界超越‘一蓑烟雨任平生’。

”“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东坡寓惠实现了“超然”到“浩然”的升华,东坡思想在惠趋于成熟“苏东坡在东江边上遇到过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很有意思”,曹杰说,“住很近,但是从来没进过惠州城可是他是非常满足,悠然自得,无欲无求”。

东坡就被老翁触动了:“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惠州东坡祠图源:视觉中国住了楼阁,住了寺,自诩“惠州秀才”的苏东坡最后选到白鹤峰,安惠州的家曹杰带我来了白鹤峰的东坡祠“这边属于曾经的县城,和府城隔着一条江和一条街”安了家,睡得也自在,“你看那个是竹床,可不是什么榻榻米,藤编的”,惠州温柔,藤床不寒。

曹杰带我看复原的东坡居所,“这只是一小部分,给全家人建了二十多间房子,都在这里置地建屋,准备终老了,刚建好几个月,一纸调令,又去了海南”,曹杰说,言下却也没有特别的遗憾东坡在惠州不足三年,却是人生一大变。

从疏解官场焦虑,转向生活诗学,从“流放者”的外人到“我们中的一员”,这是他在惠州所完成的超然物“内”的思想转变真正要达到心安,不是逃离,是在地,在日常中的生长惠州让他放下了,用一千年以后的话说,东坡发现了附近。

惠州西湖百花洲摄影:贰D“你看这个人像”一个女性像,我以为是东坡的爱妾朝云“不对,是林婆,东坡的两个好邻居之一,在山下开酒肆,东坡就喜欢她家的酒,经常赊酒畅饮的”“还有个邻居”,曹杰指着旁边写着“翟夫子宅”的院落说。

“经常叫他喝酒,一起喝林婆的酒,也喝自己酿的酒”据说惠州的“罗浮春”就是东坡酿的时下文豪,虽然外放,但也是高官,却和众人是平视下得白鹤峰是一条蜿蜒的苔痕石阶一旁边的讲解说,这条路东坡时代就有了,换了材质,变成现在的石板。

两边大概是组织来参观的小朋友,但和东坡也走过了同一条路是日常唤醒了东坡,又或说,东坡融入了日常?

惠州白鹤峰东坡祠摄影:贰D至少百姓觉得,东坡是日常的一部分临走前,曹杰又指了指门口的对联,“千载文章增仰止,百年冠盖几登临”极大体现了东坡的文章气节,白鹤峰成为百代观法圣地和百姓仰瞻亲近地,东坡如果不是日常,惠州人又怎会在乎一副对联呢。

“大隐之城”,安静,又很热闹宋人擅长日常入诗,东坡更是其中妙手,五百诗文给惠州,许是也教这里让古城、文脉和历史尽入了日常“不显”的道理说来玄妙,其实人人都懂王熹在网上更新他在惠城婚庆摄影工作室的“广告”,也不怎么务正业,跑去一组惠城老街照片下留言:“惠州的底蕴不在显摆,而是融合于百姓的生活之后”。

我去找来他,得知他已于此“自由”年余35岁的三水人王熹是大湾区玩家,毕业工作十年,禅城、广州、深圳、香港都走了一遭,和同事来惠州玩了三次,准备留下了“你肯定看过那种惠州和深圳还是中山对比的照片,里面的惠州和我老家很像”,这个新惠州人给我看所谓“刻板网图”,其中一边是整饬的钢筋水泥,一边是惠城的息壤老街旧楼,“说明其实他们都没有悟”。

去年过完年,从香港离职的王熹在双月湾玩了两个月,都只是“小隐”,“惠城这片才算是‘大隐’”。前段时间这边在拍电视剧《谷雨》,王熹说是有眼光,终于选了惠州。

惠州合江楼摄影:贰D张颂文的《狂飙》,还有贾玲的《热辣滚烫》在他老家取过景,“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他被朋友招来入股工作室,在东坡祠、水东街拍很多,“西湖也经常去,不过都是一早,人少,就是要和晨练阿伯抢位。

他们总能选到好位置”他是个地理爱好者,人生喜欢有水有江的地方,大学去南京,因为太喜欢,连夜在青旅画了一个城市草图“惠城这里要比南京更微妙一点”,他看我不太懂,就要拉我去合江楼,“上去你就知道了,不同角度、不同地方看,这个城市完全都不一样”。

合江楼顶是个四面望的环廊“那边是西湖,看到山,还有它,西湖边就是府城;这边,西枝江和东江围起来这一块,你可以看成一个江心岛,这边是原来的县城,下面这条是水东街”整个老城的区域很神奇,从地图上看,一横一竖,有江有湖,还有岛。

更官方的说法是“一街、两城、一湖和两江四岸”他又指了指对面,“东江北边也是CBD,不是没发展,对比一高一低,特色不同,其实是一种保留”,说完又拉着我转到西湖方向,试着认出他家,“离中山公园不远,一个三层楼,我住最上面,有露台,阳光房,能看到一点湖和山。

”王熹对“大隐”的要求,必须同时拥有“静谧闲适”与“烟火人间”的两种气质“那天去丰湖那边拍完,就想走一圈,有一片家属区就在湖边,家属区有个小广场,就看到老人在打牌,喝茶”,王熹说,他在回忆惠州一年中的某个“决定性时刻”。

“旁边有个小学,90年代风格,屋檐和墙体都是那种岭南琉璃风格,五点多快夕阳,刚好学生放学出来,那个广场上还有狗,有人在拍照,在直播,或者就坐在湖边台阶上什么都不做,那是个特别丰富的时刻”有很多黄叶,应该是被风吹到湖边台阶,也参与到这个场景中,那一刻,王熹没有举相机(不想让自己觉得还在干活),就也坐了过去,加入其间。

“这个是我理解惠州的状态,很安静,又很热闹”在惠州,我看到了“活”成日常的历史下了合江楼,天还没黑,“带你去看看惠州最文艺的一条街”转过来这座江心岛就是西枝江,傍边是沿江的新民街西枝江只有东江五分之一宽,此处城市景观也从开合江波渐递至和静的水岸。

“东江边的风景,摄影里讲,是高锐广角风光片,这边是50mm慢门,有些流动的细节”,王熹说沿西枝江走出来十分钟,已经有几十人闲于江边,看风景,聊天,个穿红色POLO衫的大哥甚至在“假寐”也不管有没有椅子,摆上一壶茶,都是自成其乐,。

全部默契而平静“那家”,他指着后面的一座老楼,帷幔、木窗、竹帘,门口一辆复古公路车,是个很文艺的小店,不是上海永康路的精致款,也不是大理的慵懒调调,是惠州风格的文艺,优雅中有恰到好处的自然感“那个房子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这边很多楼都是民国时代的,好几栋都改造成咖啡馆和创意店了,他家最有名”。

所以有两个群体,一边是喝咖啡的年轻人,一边是江边就地闲坐的中年市民,隔着一条小路

惠州西枝江摄影:贰D在惠州,生活与历史之间是没有壁垒的,或者说,历史融入生活,古城融入日常几十上百年楼龄的房子确实随处可见,“你走进去,突然发现,哦这个地方可能三百年了,有标牌,有介绍,以为是个景点,进去一看是个饭馆,我们在里面吃盐焗鸡。

或者去公园,老人坐着聊天晨练,他们下面就是一个博物馆,给你看到几百年前的遗址”,王熹说惠州本地人、90后杨悦也这么讲,古今之别,有时候是毫无必要的区分她家小时候住在糖厂附近,靠近西湖,“一直没觉得是景点,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很出名”。

中学时走读,她基本每天过西湖,甚至有两座桥是骑单车过的西湖边的泗洲塔,“印象里每个小朋友都去爬过,后面才知道,始建于唐代,明代又原址重建还有一座清代的文笔塔,在老电影院旁边,就在路边,因为离得特别近,小时候也不会觉得那是文物”。

听起来像“凡尔赛”,但是惠州人的习以为常

惠州西湖泗州塔图源:视觉中国我问她惠州的老街,水东街,想找到一些超脱出来的“古风”,毕竟那里从宋代就有了公元1080年左右,惠州知州钱酥在此筑路,最早是用以连接府城和县城的,有近千年从明朝开始,水东街商业繁荣了六百年。

到了民国,有了统一的更新,两边就建了岭南骑楼,如今一半沧桑斑驳,是老街韵味没想她直接说一句,水东街对我意味着过年“去吃蛋散,家里有喜事会去那边买喜帖,过年去花市买花”,她说的也对,毕竟几百年的惠州人从水东街来来往往,让几代人都定期去,大概才是一条街最底层的意义。

历史本应是被生活现场层叠的真正的古城肌理,要用绣花的功夫去修复在惠州生活要讲究火候,蒸炒煎煮,惠州是清炖火候不到,菜就不成慢生活对于外人,需要修炼,是一个减速的过程之前刚结束香港那份工作时候,王熹没有完全适应,“整个人的能量场不对”。

他喜欢尝美食,惠城有几个始终排队的老饭店,他最早去“荣俊”或者“娟姨”排队,等半个小时,心态崩了,觉得费时“现在再有这种想法,我会说,打住,这不惠州,节奏错了”和王熹一样,在惠州做电影的同行,70后的祁哥,虽然是惠州本地人,但足足在北京待了二十多年,最后才决定回到家乡惠州创立自己的电影工作室。

工作室开在惠州老船厂深处,“它保留着惠州老的建筑样貌,还有一些怀旧物件”,当时是一眼相中几年下来,他已经掌握了用“惠州时间”来把握自由电影之外,祁哥还是个玩具爱好者,他把工作室开在二楼,一楼明面上做咖啡店,实际聚集了三四百他收藏的各式玩具,“主要是供玩具爱好者们交流、欣赏。

惠州新民街摄影:贰D像他们一样被惠州慢生活气质吸引前来定居的朋友不在少数“外地朋友,陆陆续续的,比如说老船厂对面,他之前也是在深圳的,后面也搬过惠州来了,然后在那开了一个集合店”和祁哥一样,也是贡献了城市的“微更新”了。

老船厂、桥西还有对岸的新民街这一片是惠州“慢生活”年轻人的集散地这边的老楼老建筑不少,大家零星入住,也零星改造河源人啊果在惠州八年,他的小型“滑板工厂”就在桥西街道横江一路,路边是充满烟气的肠粉店、面店,到了“滑板工厂”突然“洋气”起来,门前种着鹿角葵、绒面龟背竹,门廊里是,声音是杨千嬅,味道是咖啡香。

一派面目倒是和旁边的市井烟火有一种充满对比的和谐劲儿,不突兀,倒是丰富完善着这座古城的肌理在惠州,城市更新是一个总会被各种讨论的话题,但毕竟大拆大建、只做外观上“仿古城市”的年代已经过去,特别是惠城这一片,当历史和生活充分层叠,改变古城多年而来的“日常气质”,不可以也不应该是一个选项。

今天的古城更新早已不是造一条观光流水线这么简单,让在地的街坊生活变成城市最好的展品,才是更优解。

惠州水东街摄影:贰D于是一份特别的“惠州古城更新计划”被推了出来2025年,惠州市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提升三年行动,启动惠州古城更新计划,惠州产投集团联合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总策划,将携手三联人文城市,共同策划并推出“惠州古城更新计划”发布会,。

以“一街”、“两城”、“一湖”、“两江四岸”为核心,集结各领域专家、在地守护人共创,首批启动13个古城点位的改造与活化,融合文化、商业与科技这场更新计划,更像一场“微创手术”——通过关键点位改造,带动整片区域自然生长,活化历史文脉,也是激发古城空间的更多活力。

在风语筑董事长李晖看来,“我们已经有了平遥古城,有了大同古城,但惠州的特质并不一样,我们要做的是让老城既有记忆又有活力”老惠阳县政府大院是这次更新计划一个重要的点位,它也是一个历史充分重叠的空间民国风建筑、解放后的筒子楼、办公楼、废置的影剧院和八、九十年代建筑混杂其中。

“我们要做的,更多是在维护修缮的同时,调整功能”影剧院可以改造成小剧场和共享办公区,空置楼房划出智能停车场,民国拱廊下开设文创空间。老建筑不是包袱,擦干净就能装新东西。

惠州老惠阳县政府大院摄影:贰D更新计划从一开始就拒绝“包场”李晖介绍到,针对水东街的未来改造,政府仅主导12栋公产老楼的非遗主题改造,如早茶文化馆、装裱体验馆,从而带动其他店铺的自发更新不赶人走,改的是房子,留的是生活。

其余130多户居民可以“跟进”,也可以继续经营现在的老铺子,保留原生态的市井生活 “我们计划在新民街桥头新建美术馆,好的空间其实是文化引擎,能带动周边业态”新民街已经自发形成的咖啡馆和文创店,当它们与美术馆形成联动,数量也会变得更多,“就像上海安福路话剧中心带动整条街,文化空间能激活商业活力”,李晖举例道。

目前,在“古城更新计划”中,像老惠阳县政府大院、水东街这样的目标改造点位已经有十余处未来,这些散落在街巷中的“火种”将通过统一的古城视觉标识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会呼吸”的Citywalk线路4月25日,惠州古城更新计划发布会将于惠州富力万丽酒店举行,届时,将有包括专家学者、建筑师、城市研究者、在地运营者等百余人共同来到惠州,让这场“涟漪有声”的古城更新,唤醒、激活,也创造属于惠州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更多记忆。

运营编辑:贰D 叶晨灏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官方公众号:@三联人文城市官方视频号:@三联人文城市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官方邮箱:cityaward@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蒲军强 15736184721咨询信息:pujunqiang@lifeweek.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