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北京人文艺术中心_北京人文艺术中心logo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陆蓉之2024年4月18日,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大启幕,开幕式即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盛宴——著名策展人、艺术家陆蓉之(Victoria Lu)与AI技术联手打造的作品《北京雨燕》,以动态飞行器的形式在开幕秀中惊艳登场。

北京人文艺术中心_北京人文艺术中心logo

 

陆蓉之2024年4月18日,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大启幕,开幕式即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盛宴——著名策展人、艺术家陆蓉之(Victoria Lu)与AI技术联手打造的作品《北京雨燕》,以动态飞行器的形式在开幕秀中惊艳登场。

这次跨界合作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也通过全新的艺术语言向北京的城市精神和文化符号致敬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相关报道。

当天下午,北京下着小雨,艺术家陆蓉之身着花鸟刺绣云纹的粉色中式套装,手托粉蓝相间的《北京雨燕》俏皮地踏上开幕红毯,“雨燕”在她手中伴着雨点起舞,仿佛展示出北京电影节15年的青春活力当晚的电影节开幕式上,《北京雨燕》以大型飞行装置的形式与一众舞蹈演员亮相开幕秀,“雨燕”在舞台上“振翅翱翔”,结合光影和音乐,营造出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和美感,为观众带来一场突破虚实界限的视觉盛宴。

电影节组委会表示,这一设计不仅呼应了本届“新质光影,美美与共”的主题,也彰显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科技与人文追求。

《北京雨燕》是陆蓉之探索AI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品灵感源自北京标志性物种“雨燕”,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独特的视觉形态,并结合动态装置技术,赋予传统意象新的时代感雨燕作为北京生态与文化的重要象征,其轻盈敏捷的姿态在作品中得到生动诠释,寓意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

陆蓉之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AI并非艺术的替代品,而是创作者想象力的新助力《北京雨燕》的创作,是算法与人类美学共鸣的结晶,也是我献给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一首视觉诗”她强调,未来的艺术将更加重视跨学科合作,而北京电影节的开创性尝试,为。

AI艺术走向大众提供了重要平台业内专家评价,此次合作标志着AI艺术从实验探索向规模化应用迈进,同时为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表述开辟了新的路径随着《北京雨燕》的展示,北京电影节或将引领影视与科技艺术融合的新潮流。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编辑/dbk 责编/dbk)凤凰艺术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艺术|展览|对话商务合作洽谈,请联系邮箱:843134080@qq.com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

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