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_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祁航 记者 王湛近日,“文学批评的理论创新与使命担当——文学跨学科研究高端对话”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稽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_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祁航 记者 王湛近日,“文学批评的理论创新与使命担当——文学跨学科研究高端对话”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稽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对话活动邀请到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帆,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部主任许钧,围绕“文学批评的理论创新与使命担当”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与交流。

此次活动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语言与文化论坛》执行主编王理行主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理事长徐真华教授、常务副校长魏小琳教授以及来自各学院的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对话活动。

对话活动现场(图源受访者)丁帆、王宁、许钧三位教授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为什么要研究外国文学、如何开展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翻译家与作家的交往对译者本人起到的促进作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以及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介入”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丁帆指出,阅读、思考与表达思想是人文学科的共通之处,作为研究文学的人文知识分子,应该让自己的文学研究与哲学和历史等人文学科打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建构起学术研究的坐标系、找到学术研究的参照物,否则就只能做不成体系的学术研究,而这也是中文学科需要与外国文学、尤其是外国文论结合起来的原因。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需要了解世界、了解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丁帆说王宁则着重结合自身跨学科、跨国界文学研究的经历,分享了与国际学界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的经验“在从事跨学科研究时,必须得到相关学科、国际学界的认可,而这就需要研究者在相关学科领域都拥有深厚的功底,需要不断地阅读与学习,同时跳出特定的语言构建的囚笼,进入到更为深广的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整个科学领域当中。

”许钧则分享了作为翻译者和研究者与其他领域学者以及作家交流的重要性他提出,鲁迅等老一辈翻译家在从事翻译工作时,是把翻译与国家的命运、跟汉语的建设与改造、与对中国人思维的改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翻译家身上的使命感,以翻译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理论改变、革新、影响、指导当代中国作家的观念与创作,就像科学技术领域一样,让中国文学在经历了吸收、参照、模仿的过程之后慢慢独立、拿出属于中国文学自己的范式。

”许钧说在对文学批评者、文学研究者的“介入”问题进行回应时,丁帆从自己的介入性批评出发,指出中国文学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缺失他认为文学应该首先是人性的,其次是历史的,然后才是审美的。

而王宁从自己推动国际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理解的深入开始,提出即便不对外国的文学理论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只是在作品中引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乃至批评,这也是一种翻译王宁指出,只有在得到对方的了解、重视与认可的基础上,才能够与国外学界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许钧则通过自己发起的关于《红与黑》翻译的讨论、以及自己与许渊冲等翻译家的交流与讨论等事例指出,虽然人文学科不一定要一味求“新”,但知识分子不能总是说“是”,要敢于说“不”而在回应文学翻译的创造性问题时,许钧提出,翻译的创造性并不仅仅拘泥于语言美化这种低级的层面,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只有通过翻译,一个民族才能打开自我、走向他者、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打开思想的疆域、重新认识身边的世界,因此翻译本身所带有的创造性因子极大地丰富了这个世界。

翻译可以让一种语言的作品在另一种文化语境当中开花结果,而这本身就又是一种创造徐真华结合三位资深教授的发言指出,阅读、思考与批判性地表达思想对知识分子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批判性的思维与表达,是当前国内文学批评学者尤其需要重视与培养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