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北京人文大学怎么样_北京人文大学国家承认学历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5-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0年11月23日出版的《财新周刊》刊发长篇报道《换手的“民办大学”》,再次将延宕数年的北京人文大学“违规转移校产”争议做了详细披露。

北京人文大学怎么样_北京人文大学国家承认学历吗

 

2020年11月23日出版的《财新周刊》刊发长篇报道《换手的“民办大学”》,再次将延宕数年的北京人文大学“违规转移校产”争议做了详细披露报道称,作为有着36年历史的民办高校,北京人文大学鼎盛时期年度在校生规模一度接近2万人,如今已经败落;而延宕数年的“违规转移校产”争议,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拉开序幕却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的漫长三年后,逐渐浮出水面。

报道说,创校校长周宏兴没想到,在年逾古稀、本该安享晚年之时,却走上漫漫“维权路”:六年来,他和老校长们联名写了数封举报信,在教育、民政、国土等部门间几度奔波,召开多次媒体会议,希望挽回这所跻身于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校——北京人文大学,“学校办学累计资产现在算来有几个亿,都成了空壳”。

周宏兴认为,是突然闯入的举办者“掏空”了这所学校:2002年,40岁的西安思源学院董事长周延波及其合伙人吴炜强,以500万元获得北京人文大学举办权2002年—2013年间,人文大学累计招生超过12万人,名下固定资产净值一度达4.5亿元,涵括500余亩土地,房屋建筑物超过15万平方米。

周宏兴在内的举报者称,周延波逾越“学校法人财产不得侵占”的红线,变卖学校资产,人文大学办学质量下滑,凋敝到“只剩一张皮”报道称,被视为“闯入者”的周延波却和老校长们各执一词周延波通过公司法务部提供的《关于北京人文大学、北京美语学院资产处置的说明》称对人文大学的资产处置,是为给人文大学弥补办学各项资金;“民办学校和民营企业一样,发展过程曲折不易”,而各种指控,“都是捕风捉影的不实之词”。

但报道指出,随着风波发酵,更多周延波控制下的关联民办学校也牵涉其中: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下称“美语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下称“北邮世纪学院”)、西安思源学院等,也传出周压低教学投入、挪用办学结余、冲击校园秩序等指控。

报道进一步指出,争议中的北京人文大学,属于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去年更名为北京人文研修学院财新记者于今年9月实地调查看到,学校原占地约39亩的顺义校区,现为一所民营皮肤病医院使用;而原占地500余亩的延庆校区,如今已成北邮世纪学院的主校区,人文大学实际仅租用学校西南隅“静思楼”部分教室教学,不复昔日学生万人的盛景。

北京人文大学的萎缩自2013年就已露出端倪,但未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再度进入大众视野,与周延波从所涉多所学校几乎是全面退出有关多位知情人称,周延波正欲通过股权变更、举办权交易等方式,变相处置、买卖其麾下学校资产,行为牵涉多项争议性校产。

《财新周刊》的这篇报道,将似已沉寂的周延波也再一次呈现在公众面前此前,他出现在公众和媒体的视野中,是2019年1月25日遭前妻实名举报,称其身为陕西省政协委员却持有加拿大枫叶卡,“而我,一个曾经和他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女人,他独生女儿的母亲,与他一起白手起家创业15年、积累下30多亿元共同财产的妻子,却在53岁时被他构陷净身出户、扫地出门”;“我们的独生女儿在怀孕期间,被亲生父亲告上法庭,要求索回我和周延波已经公证赠与女儿的财产,要将女儿也净身出户”。

这封实名举报信被媒体广泛报道,随后周延波被责令辞去陕西省政协委员职务,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曾就此在“纪法小课”栏目中发表署名评论文章《领导干部瞒报个人有关事项,其他人为何跟着“挨板子”》:“近日,因故意隐瞒取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等个人重大情况,西安思源学院董事长周延波被责令辞去陕西省十二届政协委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时任西安思源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马青、副主任彭斌、专职组织员赵志强也一同被追责领导干部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时不老实,东窗事发后相关责任人也跟着‘挨板子’,这是咋回事?”由此开始,延宕数年的北京人文大学被周延波、吴炜强等人“违规转移校产”争议一事,陆续进入公众视野,多家媒体先后发表《北京人文大学举办者违法侵占校产涉嫌刑事犯罪》、《曾培育50万英才的北京人文大学今日缘何只剩下了壳》、《创校35年的北京人文大学今何在?原校址已被私营医院使用》、《北京人文大学被卖成壳:谁在身后撑起一张保护伞》、《北京人文大学今年未获招生资格,新生却已陆续报到开课》、《12名前校领导联名举报!北京人文大学再陷舆论漩涡》、《北京人文大学原校领导联名阻止某高校变更举办者,教育部回应》等报道,指出北京人文大学被“违规转移校产”的严重程度。

正如《财新周刊》报道所言,六年来,北京人文大学创校校长周宏兴和老校长们联名写了数封举报信,在纪委、教育、民政、国土、公安等部门间几度奔波,召开多次媒体会议,但并未引起这些部门的高度重视这种情况不得不令人怀疑:到底是有领导干部在周延波等人身后撑起了保护伞,还是相关部门的懒政与不作为?。

《财新周刊》的报道还提到周延波遭遇其麾下学校多位相关人士多项指控:“倒卖校产”——原北京人文大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70余人联名签署刑事报案书,指控周延波及其合伙人吴炜强涉嫌10亿元社会公共资产职务侵占罪,称两人通过各种手段“掏空”学校,将绝大部分校产转移到个人公司名下。

“违规交易”——周延波原投资顾问韩某多次提交刑事报案材料,认为周延波、吴炜强在民办学校股权买卖交易中以地下钱庄向境外巨额汇款,涉嫌非法经营罪财新记者获得的另一份举报材料则称,周延波、吴炜强转卖美语学院所租赁的土地时,涉嫌虚构债务,偷逃巨额个人所得税款。

“冲击校园秩序”——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院长、院领导多次上报公安部门、教育部门,称周延波为抢夺学校实际控制权,绕过董事会,以暴力手段冲击校园,派人抢夺学院公章、法人证书等印鉴证照、财务原始凭证和会计账簿等重要文件,侵占学院独立法人治理权。

北京人文大学风波一度惊动教育界、法律界2019年3月底,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在京主办健全民办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专家座谈会,浙江大学原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记得,“会上专门讨论了这事”,“作为个案,周延波等人涉嫌偷逃巨额税款、盗卖大量校产、地下巨额洗钱、公开抽逃办学资金、公然欺骗组织、婚内出轨且抛妻诉女等的负面新闻,又严重损害了民办教育的形象,这样应该引以为戒的”。

《财新周刊》指出,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以北京人文大学遭“掏空”为导火线,背后却是民办教育发展的整体挑战和困局应该说,这个判断是准确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涉嫌职务侵占罪、非法经营罪、虚构债务罪、偷逃巨额个人所得税款罪等,以及可能出现的领导干部保护伞问题,绝不应该不了了之。

如果周延波等人确有其罪,则必须要绳之以法,不可姑息;并且要迅速依法采取措施,由公安机关正式刑事立案调查,对涉案校产予以财务冻结和财产保全,随后通过诉讼等一系列法律程序,依法追回北京人文大学被“掏空”的资产。

反之,也应该通过严肃认真的依法依规调查核实,对媒体报道的问题予以澄清,还民办教育者以公正,为民办教育发展的整体挑战和困局找到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所以,在《财新周刊》将延宕数年的北京人文大学“违规转移校产”争议再做详实调查报道,再次使这一公共事件成为热点和焦点,并且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即将出台之时,包括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主管单位在内,相关纪委、教育、民政、国土、公安等部门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理应迅速成立联合调查专项工作组,深入实际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公开宣布调查结论,以回应公众和媒体的关切。

北京人文大学数亿元该还给社会的社会公益性资产,也应通过设立公益性教育基金的形式还给社会,并由北京人文大学的创校者及校友、社会知名人士等共同组成公益性管理团队,让社会的归社会,国家的归国家,发挥其最大的公益价值,而绝不能够任由涉嫌违法犯罪者肆意侵吞。

否则,这种公权力部门的懒政和不作为就必须要受到严厉追究,相关领导就必须要承担失职、渎职责任,情节严重者也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须知,媒体既然长期关注,就不可能会轻易放过

《财新周刊》 2020年11月23日 第45期听报道,阅读报道全部内容请下载财经周末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