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人文精神_道家的人文精神读后感
唐君红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在宋代,道教被历代帝王所尊崇,在宋朝社会上层出现了“崇道”现象。早在北宋时就产生了“宫观官”制度,由朝廷的文官充任宫观官,并且参与道教事务;甚至在科举考试中,道教经典也成为考试命题的来源之一。
唐君红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在宋代,道教被历代帝王所尊崇,在宋朝社会上层出现了“崇道”现象早在北宋时就产生了“宫观官”制度,由朝廷的文官充任宫观官,并且参与道教事务;甚至在科举考试中,道教经典也成为考试命题的来源之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宋代文人必然与道教文化发生广泛关涉,道教对宋代文人的生活影响颇深道教经典被文人们熟悉和接受,道教的概念和典故在宋词中广为引用;而以七言韵文形式写成《黄庭经》尤其受到文人们的青睐,他们不仅对这部经典所蕴含的思想极为赞赏,而且对其中富含的养生知识情有独钟,因此经常诵读、抄写这部经典,采撷词语入词,征引故事为典,甚至直接仿效其内容、体式、句法进行创作。
比如,陆游的《鹧鸪天》就有“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的词句,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黄庭经》的喜爱宋代文人常常自称或被称为“谪仙”史载,“山谷(宋代诗人黄庭坚)常呼李白及东坡(苏轼)两谪仙”而苏轼也常常以此自称。
“谪仙”本来源于唐代诗人李白,包含了“狂傲、贬谪和超凡性”的含义,这个极富道教色彩的称呼,常常成为宋代文人们的自况,是对自己性格、心态、才华的形象写照宋代有很多道士词人,他们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世俗诗人交游广泛,相互唱和。
他们的诗词主题深广、特色鲜明,借山水悟道,对当时的诗坛也有一定的影响宋代是创作青词(道教斋醮时敬献天神的奏告文书)的兴盛时期,朝廷以至闾巷,所在盛行据统计,宋人留有青词作品1400多首,其中不乏苏轼、苏辙、欧阳修、黄庭坚、王安石、陆游等名人的作品,由此也可见道教对当时文化界的影响。
二作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主要样式——词,这种起源于唐五代而盛于两宋、金元的文学形式,深深刻下了道教的印迹词的诞生,本身就是与道教有关的宋人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说:“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咏祠庙。
”而很多词乐是直接由道教音乐转化而来,比如,《西江月》就是《步虚词》,《霓裳羽衣舞》本来就是道曲《全宋词》中有众多的词牌都是直接来源于道教的,《云仙引》是吟云中仙子;《高阳台》取自宋玉赋神女的故事至于词的内容,则与道教的渊源就更深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教教义、传说、人物、典故、意象。
比如,黄裳《宴琼林·东湖春日》:“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看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这阙词是完全从道教的角度俯瞰现实,表现仙家常闲的生活态度,散淡的情思,仙界景致与氛围的浪漫优美,有宁静幽远之美再比如,苏轼的《戚氏·玉龟山》,单此一阙词,就使用了玉龟山、东皇灵姥、绛阙、穆满巡狩等二十余个道教典故,描写周穆王宾于西王母之事,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意境。
三在宋词中,道教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集中表现在宋词中所蕴含的道教美学观一是打破传统的雅俗界限道教认为,“道”遍及一切、无所不在在此思想的影响之下,民间传唱的词因此而登大雅之堂二是强调真实情感的直接表达道教重视现世生活,讲究自然,这对于宋代词人写作风格的影响颇深。
无论是豪放派的悲天悯国人,还是婉约派的感伤凄凉,都讲求直抒胸臆比如,晏殊《蝶恋花》:“楹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阙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的词,通过不同意象,刚柔相济:上阙用拟人手法刻画菊花、兰花、罗幕等意象,是婉约风格下阙“天涯路”“山长水阔”的意象则是豪放风格,给人以多重艺术感受三是语言质朴隽秀道教崇尚天然、反对人为,这种美学观影响了宋词的语言风格。
比如,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其中的句子都是俗语,朴实亲切,但是又有典雅含蓄的韵味。
宋词的语言就是这样,既朴实纯真,又含蓄别致,独具特色四是寻求幽深含蓄的意境道教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在宋词营造的意境上,表现为讲究朦胧、含蓄而深远的美比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阙词语轻意重、词浅情深,从日常简易的意象入手,却又寄意深远,风格清奇,最终提升出含蓄蕴藉、韵致孤绝的意境词,在宋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成为宋代独树一帜的文学形式,并得到与唐诗并峙的崇高地位。
在宋代词人的笔下,传统的境界由隐性过渡到显性,最终形成雄奇的意境时至今日,当人们欣赏坦诚率真、高旷雄奇的宋词时,不应忽视道教文化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作用
讲究形朦”图为胧,道道、这教教含在认名蓄宋为山而词“—深营—远大造四的音的川美希意青境声城上”山,“表大现象为无在宋代词人的笔下,传统的境界由隐性过渡到显性,最终形成雄奇的意境时至今日,当人们欣赏坦诚率真、高旷雄奇的宋词时,不应忽视道教文化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作用。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道家的人文精神_道家的人文精神读后感
唐君红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在宋代,道教被历代帝王所尊崇,在宋朝社会上层出现了“崇道”现象。早在北宋时就产生了“宫观官”制…
-
时空旅梦人同人文小说_时空旅梦人
近日消息,明星名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分享时代”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获得三诺集团、欢瑞世纪、北京集美家居、36氪集团等企业和机…
- 交通部无车承运人文件_交通部无车承运人文件管理办法
- 霸道总裁同人文_霸道总裁同人文推荐
- 娱乐圈同人文男主_娱乐圈同人文男主成毅的小说
- 哑舍同人文二手书_哑舍同人文前年
- 羽人文化_羽人舞蹈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