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同人文7大梗_同人文的梗一百问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看多了同人漫画,大致能总结出一些常见的梗。看久了,未免也审美疲劳了 = =。不过,我想买同人漫画的账的人不一定会在乎这些吧……1.女装梗:女仆装最为为常见…… 2.兽耳拟人梗:猫儿或者狗耳朵最为常见……3.

同人文7大梗_同人文的梗一百问

 

看多了同人漫画,大致能总结出一些常见的梗看久了,未免也审美疲劳了 = =不过,我想买同人漫画的账的人不一定会在乎这些吧……1.女装梗:女仆装最为为常见…… 2.兽耳拟人梗:猫儿或者狗耳朵最为常见……3.“白兔糖”梗(说白了就是养成):CP中一方以大人的姿态和另一个变成了小孩的一起同居,然后发生各种洗澡、喂饭、哄入睡等等。

4.温泉梗/洗澡梗:重点是肉体和云雾缭绕……以及,你懂的5.夏日祭梗:这是群体戏码,展现多组CP6.便服梗:如果平时都是穿制服,那么便服便会成为体现他们亲密关系的要点7.制服梗:不是穿原作中常穿的制服,而是别的类型的制服。

如警察、管家、西装等等8.性逆转梗:男的女体化,女的男体化体会他们在不同性别状态下的萌点9.灵魂互换梗:……10.身高差梗:通常用在身高差比较明显的CP中矮子……其实很萌是么 = = 通常矮的都是攻!11.童年梗:人物都变成小孩子。

有时候是大人的版本和小孩子的版本一起出现比如长大的银时和小时候的银时背靠背等等12.角色扮演梗:角色去扮演别的经典漫画的角色通常是恶搞居多……梗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大家其实非常喜闻乐见吧……欢迎补充、交流~。

——2016年7月22日更新————最近我发现了一种广泛存在于日漫中的手法——拟人化和同人化的原创漫画,也就是说以本国的历史人物、文学故事、神话童话或某个类别学科的知识为基础进行同人创作或者抽象知识的拟人化开始小规模地出现了。

日本这方面已经出现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了,比如国拟人、舰娘、兵器拟人,还有《文豪野犬》这种以文学家的知识为基础的创作不过说起来拟人和同人这种创作方法并非日本独有,同人即二次创作在文学、绘画领域也很常见,拟人手法更是童话的常用手段。

而我说这种日漫的同人和拟人手法特指那种创造萌点并注重人物之间关系的模式和风格,它比宽泛范围内定义的拟人和同人涵盖的意义要窄而我最近在看条漫时,也发现了这个创作类别开始呈现出一种趋势来比如,《非人哉》其实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同人漫画。

它如果大受欢迎证明相对于日漫角色的宅腐萌,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人文等素材做个转换或许会拥有更大的受众基础,也就是日漫手法的本土化,这个我在电影领域经常看到,即部分电影人说的好莱坞类型片的本土化近来还看到了其他这样类似的尝试,比如《与妖记》(类似虫师的思路,将现象提取为妖怪的具象形象)《本草孤虚录》(中草药拟人)。

实际上,《大圣归来》也算是《西游记》同人作品这样的创作优点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有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在众人熟知的基础上加上年轻人喜爱的要素可以迅速占领青少年的心,它不像你新建一个世界观那样需要介绍大量的设定,因而可以很轻松地进入。

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还有很多点可供挖掘,你可以源源不断地加入新角色同时,国家也鼓励这种能够弘扬本国文化的创作所以我觉得这对于没有整体的剧本创作能力和世界观的原创设定能力,但脑洞奇大、思维跳跃而灵活的作者来讲,不失为一条好的发展路径。

不过,这条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同人,假如陷入到把角色萌化、恶搞和搞基的套路,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也就是撞梗会变成很普遍的情况(就比如我上面总结的那些常见梗)因为萌的情况似乎都差不多,要创新的余地不大。

如果只是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皮,但对传统文化浸淫不深、挖掘不出创新的萌点,那么你画出来的很可能其实是披着中国文化外皮的外国人(或者甚至连外表都是外国人,仅仅是借了本国文化人物的名字而已),思维和行为都是外国人。

我倒是很好奇,假如把这种作品投放到国外的市场,会有多少人对中国的文化产生兴趣我不知道这种路径的创作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但至少在本国市场上,这条路是一条挺有意思的道路,创作的成本较低、作者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在构建世界观上(还不需要花钱买版权!),只需要创作角色,并让角色之间产生关联和萌点即可。

总之,我会持续观察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