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_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5-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古代罗马在建筑理论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公元前1世纪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建筑学专著。1986年,中国出版了《建筑十书》的第一个中文版本。2001年和2013年,中文译本《建筑十书》的一再问世,使我们需要回到建筑理论与建筑历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_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

 

古代罗马在建筑理论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公元前1世纪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建筑学专著1986年,中国出版了《建筑十书》的第一个中文版本2001年和2013年,中文译本《建筑十书》的一再问世,使我们需要回到建筑理论与建筑历史这一话题上面。

《建筑十书》的内容和成就《建筑十书》总结了罗马共和国之前在建筑设计、工程技术和建筑机械方面的成就和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三要素”,即坚固、实用、美观,提出建筑物的“均衡”的关键在于它的局部。

罗马帝国初期著名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博学通识,研究领域广泛,约公元前32—前22年写出《建筑十书》,对后世建筑学影响深远此外,在建筑师的教育方法修养方面,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能,更要重视德具体而言,《建筑十书》对建筑发展的卓越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十书》的第一个成就是,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希腊以及罗马早期在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运用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学派的成果,理论性地阐释了这些建筑方面的经验由此,在《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对建筑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建筑师应接受广泛的知识教育才能胜任他的本职工作,他要能写作,还必须是绘图高手,应精通几何学、光学、化学、天文学、算术、音乐、哲学,等等甚至为了理解装饰纹样的含义,还必须掌握历史知识《建筑十书》的第二个成就是,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创立了各种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为后世制定了规范。

他研究过的建筑类型很广泛,对神庙、祭坛、广场、元老院、剧场、浴室、体育场、住宅以及输水道等不同的建筑类型都有深入而周密的阐述,对建筑朝向、日照、声学、防潮等基本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应对地震、暴风、海浪和火灾也都有所考虑。

他确实已经把设计原理当成了一门科学

维特鲁威向屋大维展示《建筑十书》的情景1684年画作《建筑十书》的第三个成就体现在它第一次为建筑提出了评价标准和审美规范:“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坚固是指建筑物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它关系到静力学、结构以及材料的运用。

实用是指建筑的有用性和功能性美观则是指建筑要有优雅悦人的外观,其核心是比例与均衡“当把基础挖到坚硬地基,对每种材料慎重选择充足的数量而不过度节约时,就会保持坚固原则;当正确无碍地布置供使用的场地,而且按照各自的种类朝着方向正确而适当地划分这些场地时,就会保持适用原则;当建筑物的外貌优美悦人,细节处的比例符合于正确的均衡时,就会保持美观原则。

”这一原则成为后来广为流传的三要素,也是至今我们评判建筑优劣的基本原则《建筑十书》的第四个成就体现在,维特鲁威依据古希腊的传统,将直观感受与理性原则相结合,将现实生活中的美与想象中的美相结合,对建筑艺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做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

维特鲁威特别强调建筑物整体、局部以及各个局部之间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指出它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量度单位。在此基础上,维特鲁威详尽地总结了希腊晚期和罗马共和国时期人们在建造柱子时的实践经验。

《建筑十书》木刻插图维特鲁威最早提出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并总结人体结构比例规律,提出将人体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丈量上在说明这一点时,维特鲁威总是将以数的和谐为基础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性主义,与以人体的美为依据的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相互结合使其统一。

对维特鲁威来说,比例并非一个纯美学概念,还是一种数学关系,它与人体比例密切相关他认为最完美的数字之一是10,与10只手指相对6是另一个完美的数字,因为人身高是脸部高度的6倍,而两数之和的16又是一个最完美的数字。

一座神庙的所有部分都要以圆柱的底径为基础,形成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而这种数学关系也来源于人体比例多立克式圆柱代表男人体,因此多立克式圆柱包括柱头在内的高度应该是底径的6倍;爱奥尼式为8倍,但后来这两种柱式变得更修长一些,多立克式为1:7,爱奥尼式为1:9。

玉圭金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作为世界上流传至今的第一部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不仅是欧洲建筑史上的经典著作,也是整个人类建筑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建筑十书》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影响,中世纪时也并未完全失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于1414年在一座修道院的古书堆里发现这本书的一个抄本,很快译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的典范。

古罗马万神庙,可以看出维特鲁威的建筑思想对罗马建筑的重要影响从意大利开始,西欧国家纷纷刊行了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拉丁文版本,并先后将它译成本民族语言直至今日,《建筑十书》仍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著作。

该书还为后人了解西方古代建筑技术与风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是考古学家的重要参考书从内容的科学性而言,《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从而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后来,经过两千年的考验,证明维特鲁威提出的这些内容都是科学的。

《建筑十书》的缺点,除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历史局限之外,主要是:第一,为迎合奥古斯都的复古主义倾向,维特鲁威对当时先进的券拱与天然火山灰混凝土技术有意忽视,并对其刻意加以贬低;第二, 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规则, 作了过于苛细的量的规定;第三,文字稍显晦涩,有些地方语焉不详,以致后来有些人随意加以解释。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话说世界(2):罗马时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