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_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官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 | 李 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为高校人文教育守正创新、做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变革明确了方向。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_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官网

 

文 | 李 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为高校人文教育守正创新、做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变革明确了方向。

传统的人文教育如何借助数字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起对教育教学数智化的充分认知教育教学的数智化,是对其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三个发展阶段的概括数字化的核心是知识载体的变革,即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得教育教学获得了新的更易于查询、复制和传播的物质载体;信息化包含了数字化,并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使教育教学更进一步突破了对具体时空的依赖;智慧化则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培育了具有主动学习、决策和表达能力的教育智能体,使教育教学的主体实现了革命性的新建构。

载体转换、时空突破和主体建构,可以视为教育教学数智化三个阶段所对应的关键词而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科背景的限制和教学方式的惯性,目前高校中文、史、哲、艺等人文教育工作者,对数智化普遍缺乏清晰的认知,很难将其融入课程和日常教学。

这也是目前人文教育数智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当今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对以数字方式存在的各种知识、信息非常熟悉教与学的这种落差,也说明了提升教师的数智化素养和教育教学的数智化程度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高校的人文类专业,应该组织常态化的数字智能培训,尽快补上老师们的认知短板,培养出一批既懂数智化技术,又有深厚人文专业素养的教学型领军人才,打通数智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人才通道准确判断教育教学数智化的优缺点。

对于教育教学来讲,数字化和信息化主要还是工具性的技术,可以作为教学手段来使用,其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和教学场景的变革上,比如融合了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教材、线上资源库、慕课(MOOC)等但是,数字化和信息化作为教学手段,并不具有主体性。

并且由于数字资源规模庞大、信息传播难以控制,如果没有做好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那么教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只有不断提升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主体性,数字化和信息化才能对人才培养发挥正向作用与数字化和信息化相比,智慧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具备了一定的主体性。

人工智能汹涌浪潮之下,教育的“师—生”二元主体正在变革为“师—生—AI”三元主体,这是触及教育核心关系的本质性变革此前教师不能被替代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工作,如今已经相当程度上可以由AI来完成了解上述智慧化的优缺点,是正确运用智能手段改革教学,促进人才培养的前提,也为“怎么用”提供了基本思路。

对于人文教育来说,首先是要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前提下,对人工智能体进行精准投喂和深度训练,一方面使普泛化的智能体具备人文教育的特殊针对性,另一方面使初级的人文教育智能体转变为更具主动性的高级人文教育智能体。

此后才能针对具体的课程和教学项目,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方案,才能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师生双方实现培养目标因此,要走出人工智能是现成的工具,只要拿来用就可以了的认知误区其次是要继续发挥人文教育特别注重言传身教的特点,在发挥智慧化教学优势的同时不丧失作为教育主体的自觉与自信;要走出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人文教育终将沦为“人—机”交流的误区。

围绕立德树人推进教育教学数智化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人文教育的数智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发扬其主阵地的作用和思政性强的特点,做好价值引导,在宏观层面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微观层面真正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数智化在促进人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师生的思政素养、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在信息化和智慧化阶段,防范不良网络信息的渗透,抵制利用AI伪造学术成果、不合理替代学习任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其次,人文教育肩负着赓续文脉、弘扬传统、培育创新的民族和文化责任,传承是其基础。

那些人文经典,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重复阅读和思考,并不能相互替代,更不可能被AI替代所以,人文教育要特别注意数智化的边界,坚守住自身的人文性最后,应将技术与智能、智慧与意义两个层面结合起来,推进人才培养的时代化转型。

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那样,在技术和智能的世界之上,还有一个智慧与意义的世界,而人文教育关注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个世界相互影响,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人文教育的数智化,应该促进学生的人性和智慧,应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统一起来。

以数智化的方式对人文精神作出新的把握,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将数智化素养纳入自身的成长成才当中,正是当代大学生光荣而艰巨的时代责任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作者】 南方理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